您现在的位置: 首页 技术专栏技术文章

技术专栏
技术文章

钢铁件涂装前除油程度检验方法

发布时间:2015-06-13  阅读:1628
钢铁件涂装前除油程度检验方法
验油试纸法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GB/T  1331291
The standard methdd of identification of
dereasing degree on steel surfaces
before covering organic coatings (test paper method)
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
 本标准规定了钢体材料及其装备、部件,在进行涂装前,除油程度的检验方法与评定标准。
 本标准主要适用于检验材料及其装备、部件,在进行涂装前,除油程度合格与否的方法。
2         技术要求
2.1    本标准使用的标准G型极性溶液应符合附录A《标准G型极性溶液的性能指标》。
2.2    本标准使用的A型验油试纸应符合附录B《A型验油试纸的性能指标及检验法则》。
3         检验方法
3.1    钢材及钢铁件除油洁净后,应立即按本标准所规定的 方法进行评定。
3.1.1          在按本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评定前,应先用洁净非金属小棒除去被检表面的明显积水。
3.1.2          本标准使用的A型验油试纸,必须放置在洁净的玻璃干燥器中,在保持及运输过程中,严禁受潮和化学污染及表面出现明显变色等。
3.2    检验程序按下列步骤进行。
3.2.1       对水平位置的表面,把标准G型极性溶液用0.1ml(口径约为2mm的滴管第2滴左右)滴在被检表面上,随即用洁净小玻璃把溶液铺开,使其铺盖面积不小于20㎜×40㎜。
3.2.2          对竖立位置的表面,用吸管把0.5 ml标准G型极性溶液均匀地涂肤在被检表面上。
3.2.3          用特制的A型验油试纸紧贴在溶液膜上,经1min后观察试纸变色情况。
4         检验结果的测定
4.1    本检验结果分为合格与不合格两种。
4.2    本型验油试纸显色状况呈完整,连续一片,如图1所示,即为合格。
A
标准G型极性溶液的性能指标
(补充件)
G型极性溶液是一种由有机酸及金属硫酸盐组成的浅蓝色透明水溶液,把它滴在被检验的钢铁件光滑的表面上,再贴上A型验油试纸,能出现完整、连续、均匀的红棕色,以此检验涂装前钢件表面除油是否完全,其性能指标如下:
A 1  外观。澄清透明的浅蓝色水溶液,无明显的沉淀。
A 2  PH值。6~7。
A 3  无刺鼻气味,对皮肤无腐蚀。
A 4  溶液中氯离子(clˉ)含量不应大于1mg/L。
A 5  贮存期:一年。
附录B
A型验油试纸的性能指标及检验法则
(补充件)
A型验油试纸是一种表面积为20㎜×40㎜的能显色、稍带浅黄色的纸,把它贴在已有标准G型极性溶液的钢铁件表面上,能出现完整、连续、均匀的红棕色,其性能指标如下:
B 1  外观;白色稍带浅黄,在使用前,纸上不允许出现其他颜色的斑点。
B 2  显色速度:紧贴在无油的平整光滑,以涂有G型极性溶液的钢板上,在1min内应能出现均匀的红棕色。
B 3  对皮肤无刺激性。
B 4  贮存期:一年。
附 录 C
用称重法检验A型验油试纸法的可靠性
(补充件)
称重法是目前国内、外推荐的检验除油程度十分准确的方法之一,但由于它检验一次所花费的时间很长,所以不宜于在车间生产现场应用,只能在实验室内作为校验其他方法用。在这里,我们把它用来校验A型验油试纸的可靠性,其方法如下:
C 1  取平整光滑无锈钢板,其面积为20㎜×40㎜×1㎜,使用洁净汽油或其他有机熔剂擦洗其表面油污,使其表面用肉眼观察不出明显的油污痕迹,随即放置在大气中挥发20min,然后放在碱性除油剂中除油10min,取出,在水龙头下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后,热风吹干,立即放在60℃烘箱内干燥1h,取出,放在玻璃干燥器中冷却。
C 2  取出干燥的 钢板,放在分析天平(感重0.0001g)上称重量,其重量为A。
C 3  把钢板从天平上取出,在其表面滴2滴20号机油,有玻璃棒把它均匀铺开后,立即按C1方法除油、称重、其重量为A1,如此进行一次或一次以上直至P等于零或小于0.12g/㎡时为止。其简单计算公式如下:
    计算公式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P= (A1-A0)/S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
式中:P—除油后残留在钢板上的含量,mg/㎡;
     A1—除油钢板除油后的重量;
     A0—空白钢板质量;
     S—钢板整个表面积。
经试验验证,用上述方法除油后的钢板表面,用A型验油试纸验之,必然会出现合格的图样。则这样的验油试纸被认为是可靠的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
附加说明:
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电子工业部提出,广州电器科学研究所归口。
本标准由广州电器科学研究所负责起草。
本表面主要起草人陈克忠、吴妙卿、佘成康。